锋潮评测 4小时前
曾经全球第三的手机,今天彻底凉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在一个无人在意的角落,又一家曾经大名鼎鼎,研发和创新能力都很顶尖的手机大厂凉了。

它,就是锤 ...

啊不对,它就是 LG 手机。

有关注手机消息的机友,可能会很疑惑:

" 不对啊,LG 手机不是几年前就宣布不造手机了吗?"

作为曾经全球 Top3 的手机巨头,它的退市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分了好几个阶段。

在 2021 年 4 月 5 日,LG 宣布退出手机市场。

不过,为了服务好现存的 LG 手机用户。

LG 当时决定,给 2019 年以及之后发布的 LG G 系列、V 系列、VELVET 和 Wing 等高端机型,提供三次安卓大版本更新。

本以为通过定期的软件 OTA 更新。

LG 手机能默默续命,保留日后重启手机业务的生机。

结果吧,时间来到 2025 年 4 月,LG 突然在官网宣布:

LG 手机 OTA 相关服务,将在 2025 年 6 月 30 日彻底关停。

这也意味着,LG 手机再无 " 秽土转生 " 的可能性。

消息一出来,不少用过 LG 旗舰手机的网友,心里是五味杂陈。

一方面,大伙都很瑞思拜,LG 在不造手机后,还能提供四年的软件 OTA 服务。

另一方面,网友们也不由得怀念起,在那个智能手机仍未成熟的时代,LG 实打实推出了不少令人眼前一亮的创新。

甚至有一些黑科技,放在现在依旧不过时。

全球首台电容触控屏手机

说起智能手机的鼻祖,或者说是触屏手机的领路人。

或许机友们,都会想到横空出世的 iPhone。

但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世界上首台电容触控屏手机,其实由 LG 在 2006 年发布,名为——

LG KE850 PRADA

它有着 3 英寸 400x240 分辨率的显示屏。

底部有经典的三段式物理按钮,整体外观看下来,说它是智能手机都没啥违和感。

但很可惜的是,它只是一台功能机。

本质上只能听歌、拍照和打电话,毕竟当年安卓系统还没出生。

再加上不支持多点触控,以及昂贵的起售价,这机子的生涯周期销量只有 100 多万台。

更难绷的是,它遇到了,比它晚一年发布的 iPhone。

支持多点触控,让 iPhone 看似冰冷的屏幕,有了更多样性的交互。

它可以双指捏合,来放大、缩小图片。

许多经典游戏,也得以基于多点触控,做出各种好玩有趣的交互。

比如水果忍者啊、神庙逃亡啊,狂野飙车啊。

玩过的机友,现在估计孩子都能打酱油了吧。

总之,在多点触控以及 iOS 生态加持下,初代 iPhone 直接卖出了六百多万台的销量。

或许是眼红了,又或许是恼羞成怒了。

LG 看到 iPhone 卖这么好,当时就没忍住站出来表示——

"iPhone 的外观是抄袭 LG Prada 的!"

但很显然,这事儿没啥后续。

LG 在智能手机上的第一次进击和创新,被初代 iPhone 干得毫无招架之力。

LG G Flex 系列:纵向曲面屏

按常规理解来看。

曲面屏,要么是屏幕左右两侧曲,要么是屏幕四边都曲。

但浓眉大眼的 LG,用实际的新机告诉消费者——看好了,曲面屏是这样玩的。

和别家曲面屏,只是把边缘变弯曲不同。

LG G Flex 直接把屏幕和机身一同变弯,如果把它横过来看,跟现在的带鱼屏,只能说如同做了双胞胎一般。

你说炫酷么,确实炫酷。

毕竟以前哪有整个机身和屏幕都弯掉的机子。

但你说实用么,好像也没有很实用。

虽然在 LG 的设计理念中,LG G Flex 系列符合人机交互工程学,横着看视频沉浸感更足,

后盖还自带修复划痕功能,让用户裸机使用更放心。

但问题仍在于,消费者干嘛要花那么多钱,来买一台仅仅是形态上有所创新的手机捏?

是看视频更爽了吗,没有。

是打游戏更得劲了吗,甚至更难受了。

由于消费者们不买单、实用性不强。

看似科技感拉满的 LG G Flex 系列,更新两代便断了后续。

LG G5:模块化手机

手机这些年发展过来,机身一体性更强,集成度也越来越高。

但仍有不少机友,会希望有厂商站出来,做一台正儿八经的模块化手机。

原因很简单。

倘若手机真能像 PC 主机那样,做到各个硬件皆能自主购买和组装。

那别说一台用五年了,用十年都不是问题。

CPU 卡了就换新 CPU,电池不耐用了就换新的硅碳负极电池,摄像头不够清晰,立马套个 1 英寸大底主摄进去 ...

类似这样的模块化思路,过去十年里,也确实有大厂尝试过。

除了咱们熟悉的谷歌和摩托罗拉。

LG 也在 G5 这台机子上,实现了部分零部件的模块化设计。

并且整个设计理念,用现在的眼光来看,也称得上遥遥领先。

在机友们喜闻乐见的可更换电池上,LG G5 采用了「可拆卸电池」设计。

电量用光后,用手按一下手机左侧底部的按钮,就能把电池拉出来更换。

我承认现在的百瓦充电,确实很快很猛。

但我真拿出一秒满电的「模块化电池」,阁下又该如何应对呢?

除了电池以外,底部的 Magic Slot 接口,还能安装 LG CAM Plus 和 LG Hi-Fi Plus 等模块。

既能用来增强拍照画质和玩法,又能提升手机音质。

但很可惜,这终究是理念上的美好。

这机子在 2016 年,以 4888 元的首发价上市。

不少用户买到手后发现,这机子不仅续航不行,各种模块的价格还很贵。

单单一个 CAM Plus 模块,售价就得 1000 多块钱。

大伙可能对这个价格没啥概念。

就拿同期的几个旗舰来说吧,三星 S7 同样是 4888 元起,有着更好看的外观,还支持 IP68 防水。

国产厂商这边。

小米 5 卖 1999 元,华为 P9 卖 2988 元,配置和做工都不比 LG G5 差。

这就导致,当时的消费者虽然觉得 G5 很炫酷。

但多番对比后,转头就去买了友商的旗舰。

根据报道,在 1026 年第二季度,LG G5 的实际销量为 250 万台。

而同期的三星 S7,销量已经突破 2500 万台。

不能说差距大,简直是一个天一个地。

其实按照正常逻辑来看,LG 怎么着也应该收着点,少整活,多注重用户体验了对吧。

但事实恰恰相反。

在后续那几年,LG 手机在搞黑科技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

好消息,黑科技很多

坏消息,又贵又难用

你能看到,它在 LG G8 上,首发了屏幕发声技术,通过屏幕震动替代传统扬声器。

在 V50 ThinQ 上,加购外挂副屏,可以给手机实现双屏操作。

乍一看,确实有折叠屏内味了。

或许是觉得 V50 ThinQ 的双屏,一体性和科技感不够强。

2020 年,LG 又整了个「旋转双屏」—— LG Wing。

为了证明这样的设计有用。

LG 当年还给它宣传了一些应用场景,什么边聊信息边看视频、边导航边控制音乐。

我承认,这样的设计确实很炫酷,双屏也带来了一定的生产力。

但熟悉 LG 手机打法的机友都知道。

它家的机子,一旦搞起黑科技来,就会自动遵循两大定律。

价格很高

配置很拉

拿 LG Wing 来举例,这机子定价 6100 元。

如果给到旗舰配置,咱也没啥好吐槽的,创新总得伴随高成本。

结果谁也没想到,LG 居然给了它骁龙 765G 芯片。

这就好比,机哥买了个巨无霸汉堡,看似很大很爽,结果里面夹着的都是素菜。

这么捋下来,LG 被干出手机市场,完全是合情合理的结果。

虽然它创新很多,但造出来的手机,往往首发价贼高,核心配置又很奇葩。

导致销量不行,价格跳水迅速,真对 LG 手机感兴趣的人,都在闲鱼等着收二手呢。

所以说,网友们真的是在怀念 LG 手机么。

我看未必。

大伙真正怀念的,是那个手机设计百花齐放、激进概念机层出不穷的时代,以及那个看到新机发布后,满怀激动下单,等着收货体验的自己。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lg iphone 智能手机 安卓 分辨率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