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头看,以色列对伊朗发动战争,冲击力最大的是战争开始时对伊朗顶级军事指挥官和核科学家实施 " 团灭 " 的 " 纳尼亚行动 "。" 纳尼亚 " 一词选自英语奇幻小说《纳尼亚传奇》。以色列负责指挥的将军事后表示,他们自己都没有想到对伊朗关键人物的集体斩杀竟能如此成功。" 纳尼亚行动 " 是以色列 " 定点清除 " 战术的最高峰,也是全球使用这一战术的最高峰。
对 " 纳尼亚行动 " 的研究肯定会成为全球军事和情报界的紧迫课题。华尔街 . 日报最新发表的一篇文章披露了以色列紧盯伊朗核科学家的长期行动。
▲德黑兰一座油库遭袭后烟雾弥漫。(图源:路透 . 社)
各种信息显示,在第一波打击中,伊朗 9 名顶级核科学家似乎是在 9 个地点,也就是他们各自的家中被同一时间杀害。他们包括以方所称的伊朗核武器项目的经理和高级顾问德瓦尼,他的科研重点是如何将中子射入核材料,引发连锁反应。还包括专门研究引爆核武器高爆炸药的迈赫迪 · 特兰奇,等等。
西方分析认为,伊朗核科学家的专业知识已经被储存起来,杀掉这些科学家,年轻一代能够重新掌握关键知识,但是这需要时间。如果伊朗想迅速造出核武器,就面临知识和指挥系统的中断。
然而伊朗官方一直表示他们不会造核弹,他们的核活动用于和平目的。但由于很多核技术是互通的,美国和以色列认定伊朗要发展核武器。华尔街 . 日报的报道说,德瓦尼在不久前的一次电视采访中表示,伊朗已经掌握制造核武器所需的所有知识," 如果他们让我造一枚核弹,我就造 "。
" 纳尼亚行动 " 从策划到实施都面临很多挑战,成功的概率应当说很低。首先它需要精确的情报支持,以色列要能够对第一批杀害的那些军官以及 9 名核科学家的行踪进行精确定位。为此,摩萨德必须渗透到伊朗的高层里,对杀害目标的行踪同时进行技术定位和人工监视及修正。分析认为,以色列除了发展伊朗人做他们的间谍,还应该打入了伊朗的内部通信系统。那些军官和核科学家已经长期被他们实施技术跟踪。战争爆发前夕,以色列还通过发送虚假信息,将伊朗顶级军官集体骗至德黑兰郊区的一个地堡,将他们同时炸死。
▲伊朗国家广播公司办公室在以色列袭击中受损。(图源:盖蒂图片社)
另外,以色列与伊朗相距一千几百公里,以色列的导弹、战斗飞机和无人机需要长途奔袭,这与定点清除紧挨以色列的加沙和黎巴嫩的抵抗组织领导人完全是两回事。战机发射导弹与摩萨德给出的目标定位信号必须形成信息集成,中间的数据链一点都不能出差错。由于奔袭距离太长,以色列多架战机还需要围绕一架加油机飞行,轮番加油,这也需要高强度的训练。总之,哪个环节出差错,行动都会失败,或者效果大打折扣。
以色列发动攻击,最主要的手段肯定是轰炸,但是以方也声称,第一批遇难的那 9 名核科学家都是在睡梦中被杀死的,除了使用导弹攻击,以方还声称使用了 " 特殊武器 "。至于那些 " 特殊武器 " 是什么,以方没有明说。有猜测认为,以色列特工已经渗透进有的科学家住所里,提前安放了致命武器,包括可能有遥控释放毒气的装置。
行动的细节做得非常缜密,以总理内塔尼亚胡还为保守行动的秘密亲自做表演。他在战争爆发前声称自己将要休假一个周末,而且他的儿子将举行婚礼。据报道,他的儿子、新娘以及内塔尼亚胡的妻子都在真的准备婚礼。就在以色列飞机已经升空奔向伊朗领空的时候,特朗普还在社交媒体发帖称:" 我们仍然致力于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伊朗核问题!" 伊朗彻底麻痹了,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伊朗为以色列空袭遇难者修建的纪念碑。(图源:法新社)
以色列是使用定点清除最多的国家。以色列仅在 2023 年 10 月以来就对哈马斯和黎巴嫩真主党的领导人一波又一波定点清除。而杀害伊朗核科学家的行动,他们多年以来一直在断断续续进行,其中 2020 年,杀害核科学家法赫里扎德那次尤其轰动。以色列从不认为它对别国高级官员乃至科学家进行杀害属于 " 国家恐怖主义 "。他们一直指控哈马斯搞恐怖主义,却对别国科学家大开杀戒。
以色列积累的定点清除这些战例是现代战争的一个新方向。实现定点清除,首先要有强大的情报能力,同时要具备高效的空中突击力量,并且让这两方面的努力无缝对接。军事和情报能力处于绝对优势的一方,最有能力对弱势一方实施这样的打击。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军事斗争中,定点清除作为一个选项来强化突袭的效果,不排除会受到更多的考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