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完善交通、能源、水利等跨省区重大基础设施体系,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2025 年 6 月 4 日,省政府与中国南水北调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央地协同创新模式掀开治水兴水新篇章。从荒芜盐碱地变身粮仓,再到吉林水网千里纵横,吉林正以 1718 条河流为脉络,推动 17 项重大水利工程落地,在广袤的黑土地上勾勒出服务国家战略的时代画卷。
夏风掠过松原灌区套浩太片区,32 座渠系建筑与 22.73 公里沟渠网络正将清流引入 2 万亩盐碱地,这片昔日的白碱滩如今泛着新绿。作为吉林省 " 千亿斤粮食 " 生产目标的先行工程,项目预计今年 8 月完工。
有活水做保障,盐碱地改造不再遥不可及。在大安灌区二期工程建设现场,施工人员正全力打造 " 旱能灌、涝能排 " 的水利体系。作为吉林省 " 千亿斤粮食 " 计划中的重点水利项目,建成后,预计可新增和改善耕地面积超 13 万亩。
在引嫩入白扩建一期(黑鱼泡灌区)工程现场,保障 365 万亩盐碱地夏季排涝系统贯通,是在汛期前必须打通的 " 生命线 "。
央企为何密集布局吉林水利?丰富的水系资源与迫切的开发需求是基础,央企雄厚的资金、技术和经验是支撑,吉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务实支持,则是坚定投资信心的关键。
在吉林查干湖的芦苇荡中,白鹤翩跹、鱼群畅游的景象,见证着历时三年、耗资 12.58 亿元的治水奇迹。20 公里引松渠道清淤后,引水能力提升至每秒 62 立方米,29 公顷新植芦苇荡如 " 绿肺 " 净化水质。
水润粮丰的壮美画卷,是吉林省坚持不懈治水兴水,统筹推进水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生动答卷。在东辽县,安恕隧洞工程作为全省大水网的关键节点,建成后,将有效保障区域供水和灌溉需求。位于长白山西麓的和龙明岩水利枢纽工程,60 米高坝基巍然矗立,未来将蓄起 9806 万立方米的新水源。
吉林省正以水为笔,超前擘画 " 十五五 " 水利新图景,奋力书写着粮食增产的保障表、河湖复苏的成绩单、区域协调的新篇章。52 项重点工程、4500 亿元规划投资,勾勒出未来水脉纵横的壮阔蓝图。17 项骨干工程已成功纳入国家 " 两重 " 建设清单,800 亿元投资如同活水注入,为这幅承载希望的水利画卷,落下了坚实而厚重的第一笔。
来源:《吉林新闻联播》
编辑:王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