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不是你:
早餐吞并一个煎饼果子夹香肠;中午和职场饭搭子相约香锅麻辣烫,夹菜必选午餐肉、腊肠;晚餐再来份螺蛳粉,勾选脆皮烧、培根;夜宵拿出萨拉米,撕巴撕巴下小甜酒,犒劳自己又上了一天的班!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类肉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加 工 肉
培根、火腿、热狗、香肠
中式咸鱼、腊肉、咸肉、午餐肉、牛肉干
四川腊肠、广式腊肠、Salami 欧洲肉肠……
aka :全球公认的一类致癌物 [ 1 ]
图片来源:自己做的
这些咸香勾魂的小肉片,看似最多会害咱变胖,偶尔吃个三片儿、五片儿的,也确实不打紧。
但!如果经常高频次摄入,真的会不知不觉中给身体埋雷……
轻则成为「炎症大杀器」,重则,糖尿病、脂肪肝、肠癌等疾病开关都可能受触发还被蒙在鼓里。
此时此刻,一个正准备干饭的班人
「bushi ……一觉醒来我天又塌了?」
图片来源:表情包二创
腌制、烟熏类加工肉
国际实锤的 1 类致癌物!
敲黑板,家人们!
要评上「 1 类致癌物」也并不容易,人 WHO 旗下的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得评估大量流行病学、实验分析。
连含有多种有害颗粒的汽油发动机尾气,才够得上一个「2B 类致癌物质」,意思是有可能致癌(证据尚不充分)。
经过腌制、风干、烟熏、腌泡或发酵的加工肉呢?明确打入 「1 类致癌」——对人类有确凿致癌风险。
因果关系,毋庸置疑
明明好吃又方便,你说致癌就致癌?
主要原因,是它们都添加了一种必要的防腐剂:
亚 硝 酸 盐
为啥要放它?因为……不放更致命。腌制等加工肉里,可能会长「毒死人不偿命」的肉毒杆菌,亚硝酸盐是抗菌的好东西,专克肉毒杆菌,还能延长保质期。
但吃进人的肚子里,就不是这么回事儿了!
亚硝酸盐掉入充满酸液的消化道后,会在特定条件下,跟蛋白质中的分解产物二级胺结合,变成强致癌物「亚硝胺」,损伤人体细胞 DNA,尤其是可能诱发消化系统癌变。 [ 2 ]
值得庆幸的是,现在加工肉的防腐工艺也在迭代,有的加工肉也减少了亚硝酸盐的使用,是行业的进步。
但偶尔吃吃问题不大,不等于就可以天天吃、放开了吃啊啊啊啊!
图片来源:《午餐肉的由来,揭秘午餐肉生产线》
要知道,加工肉悄悄致癌,可不是说说的。
有荟萃研究明确显示,每天额外摄入 50 克加工肉(约一根香肠、两片培根),结直肠癌患病风险就会飙升约 18%! [ 1 ]
此外,更有证据表明,它还和胃癌、胰腺癌等疾病存在关联。 [ 3 ] [ 4 ]
而此时的加工肉
图片来源:GGbond
更咸 + 更油 + 更香的「致瘾组合」
好吃又勾魂,让人欲罢不能
除了防腐外,工业生产制造的加工肉制品,为了增强风味,还会有更多针对人类生理本能的食品科学设计。
以肉肠为例,在送上你的餐桌前,一个典型的肉肠加工步骤是这样的:
肉进入大功率搅拌机器,分批次打成均匀一致的磅数。同时,加入动物脂肪(如五花肉、猪油),让肉和脂肪的混合物以精准配方比例完美融合,使打出来的肉更加光滑细腻、纹理统一。
盐分加里头,赋予它独特的咸味,味精、酵母提取物、核苷酸类物质也被广泛使用于加工肉制品中,用来放大「鲜味」。最后糖分、烟熏液、香料、香草提取物等加里头,激活「甜味」。
这样人工调味多重组合制成的加工肉,咸甜鲜复合口感,形成——
「更咸 + 更油 + 更香」的
喷香风味炸弹
图片来源:某加工肉生产线实录
高盐渗透、鲜味物质爆发、脂肪嫩滑,无论稠度、风味、颜色、质地、口感,都比非加工的新鲜肉类更勾魂诱人。
可以更好地刺激舌头的咸味受体,触发大脑释放多巴胺,产生愉悦感。
如果你用的还是煎炸、烧烤等高温烹饪方式,那真是闻着就饿了,吃了还想吃。
想象一下,切一块粉粉嫩嫩的培根,微微煎至表皮金黄焦脆,边角滋啦作响、油香如跳探戈般在锅里翻滚、扑入你的鼻腔。
咬上一口,外酥里嫩、肉香四溢,还透着一丝烟熏的醇厚,那叫一个高糖高盐爆炸香。嘴一抿、油一滑,你很难忍住不吃上一片又一片。
当事 猪 人:
起初,我真的只想吃亿口☝️
图片来源:喵喵
然而,却也是——
高盐 + 高脂 + 高蛋白的
「致瘾大杀器」
长期食用,可能提升胃癌风险,对血管壁也会造成压力。
而高温加工过程,还可能产生额外致癌物,比如脂肪滴在高温火焰上产生多环芳香烃(PAHs),肉中的氨基酸和肌酸在高温下反应,产生杂环胺(HCAs)。
要是拿来当下酒菜,与酒同食,还会增强致癌物质在消化道吸收和进入体内循环的速度,双重 debuff,进一步提升致癌风险,一口一个不吭声。 [ 5 ]
图片来源:樱桃小丸子
说到这儿,你是否想过,为什么加工肉大多都是稳定漂亮的粉红色?而非普通熟肉的褐色?
那也是标准化工业生产致力于增强色泽和食欲的一部分:亚硝酸盐与肌红蛋白发生反应后形成特定色素,而非天然现象。
它在高温油炸、烧烤等条件下,也可能产生有毒副产物,成为致癌通路之一。
哪怕没到致癌的严重程度,摄入多了,促进胰岛素抵抗,增加糖尿病、肥胖风险也不算少数。 [ 6 ] 影响大脑健康,加速记忆力、执行功能等下降也不无可能。 [ 7 ]
图片来源:表情包 + 参考文献
一句话总结就是,1 类致癌物没有安全剂量,吃得越多,癌变概率越大。
肉是营养丰富又好吃的食物,但吃新鲜点的,更健康!
那难道,就再也不能吃腊肠培根午餐肉牛肉干了吗?真的很爱怎么办呢?
或许,我们可以这样做
1. 减少控制摄入量:一周最多吃 1 次,每次不超过 1 小块(50 克左右),避免长期大量吃。
2. 挑选正规产品:优先选标识清晰、瘦肉含量高的,如果采用了更好的防腐工艺(例如配料表里无亚硝酸盐)防腐工艺迭代过(减少了亚硝酸盐添加)就更棒了。
例如这种没有添加的,或无检出报告的 ↓
小 tips ☝️:挑选时可以优先看儿童食品区、低温冷藏区,一般比普通常温产品更可靠。
3. 试试替代品:用新鲜禽肉、鱼肉、豆制品或其他未加工的肉替代。
4. 搭配维生素 C :如柿子青椒、西红柿等,帮助阻断亚硝酸盐转化为亚硝胺。
转发给你关心的家人朋友吧,让我们一起,少吃加工肉,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肉蛋奶~
本文审核专家
参考文献
[ 1 ]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Red Meat and Processed Meat. IARC Monographs. Vol. 114,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5.
[ 2 ] Li, Y., & Hecht, S. S. ( 2022 ) . Metabolic activation and DNA interactions of carcinogenic N-nitrosamines to which humans are commonly expose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23 ( 9 ) , 4559.
[ 3 ] Etemadi, A., Abnet, C. C., Graubard, B. I., Byrd, D. R., Freedman, N. D., & Sinha, R. ( 2017 ) . Processed meat intake and stomach cancer risk in the NIH-AARP cohor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 140 ( 3 ) , 502 – 512.
[ 4 ] Larsson, S. C., & Wolk, A. ( 2012 ) . Red and processed meat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pancreatic cancer: meta-analysis of prospective studies. 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 106 ( 3 ) , 603 – 607.
[ 5 ] Kubes, Jiri. The deadly BBQ food pairing that could silently raise your cancer risk, warns doctor. The Sun, 21 June 2025.
[ 6 ] Gu X, Drouin-Chartier JP, Sacks FM, Hu FB, Rosner B, Willett WC. Red meat intake and risk of type 2 diabetes in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of United States females and males. Am J Clin Nutr. 2023 Dec;118 ( 6 ) :1153-1163.
[ 7 ] Zhang, Y., Qi, L., Wang, D. D., Wang, L., Rosner, B., Willett, W. C., Hu, F. B., & Sun, Q. ( 2023 ) . Long-term intake of red meat in relation to dementia risk and cognitive function in US adults. Neurology, 100 ( 19 ) , e2021 – e2033.
策划制作
策划:VV | 监制:Feidi
封面图来源:网络
最近微信改版了,有读者说找不到我们的文章
大家记得把丁香医生设为星标哦~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