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管理学 06-27
从阶下囚到首富传奇:范蠡用4句遗言破解人性困局的千年密码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说到既能辅佐君王成就大业,又能独善其身富甲一方,这样的人物,自然是我们羡慕不已的!

有这样的人物吗?

自然是有的!

早在 2000 多年前,有一个人物,那可是相当厉害了,比诸葛亮、乐毅这类名臣厉害百倍,他在离开人世前向世人揭示了人生的四大祸患,如果能避开便是福气。

他不是姜子牙,也不是张良,而是辅佐越王勾践灭吴复国的范蠡。

范蠡的一生,堪称传奇!

相信你仔细读了他的传记之后,也会为之叹服,范蠡曾三次散尽家财,又三次重登春秋时期的天下首富之位!

这是什么才华?既能朝堂做将相,又能下海富四方。

范蠡在临终之际,他拉着西施的手,说出了四句发人深省的话,也叫人生四祸。

第一祸,祸从口出。

商鞅是强秦的第一功臣,为什么最终落得五马分尸的下场?

因为他变法时口无遮拦,张嘴闭嘴指责老臣为蛀虫,言辞激烈,伤人自尊,得罪了满朝权贵。

但是,范蠡却不一样。

范蠡在越国担任大夫时,连劝谏勾践都是跪着说的。

他提醒道:" 大王啊,臣昨夜梦见吴王夫差在练兵。"

什么是真正的聪明人?他们说话,总是嘴上留三分。

记住,真话不全说,假话全不说,这才是跟领导的相处之道。

第二祸,贪欲过盛,反噬自身。

秦始皇灭六国后,仍追求长生不老。

和珅白银八亿两,却还要贪图军饷。

结果如何?

范蠡却不一样!

范蠡辅佐勾践灭吴之后,连辞职信也没写,带着西施偷偷溜走了。

他曾说:"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人满则祸。"

这是什么?不贪啊!

范蠡辞官下海之后,开始做用老师计然的学问做生意,很快就积累了千金家财!他有什么秘诀?

用范蠡的话来说就是,赚 10 文钱,最多拿 7 文,剩下 3 文留给老天爷。

第三祸,骄矜自傲,必遭天谴。

关羽为什么会死?大意啊!

杰瑞夸他几句,他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结果如何?让杰瑞给宰了!

再看韩信,刘邦都屡次打压他了,从齐王改为楚王,从楚王贬为淮阴候,他傻乎乎地还跟刘邦吹牛皮 " 韩信带兵,多多益善 " 跟领导吹牛,这不是自寻死路吗?

范蠡身为当时的天下首富,他临走前特别叮嘱:出门别穿华服,见人先弯腰。

他当首富的时候,天天粗布麻衣,见乞丐都作揖,对谁都客客气气。

如果你生活在那个时代,见到你了,没准他还会出一笔钱让你创业!

倚顿知道吧?也算富甲一方了,以前不过是穷小子一个,后来主动去找范蠡拜师,跟随范蠡学习,这才成为一方首富。

范蠡这不是虚伪,而是参透了与人相处的人生大智慧呀!

第四祸,执念太深,反误性命。

李斯被腰斩前,抱着儿子,哭成了一个泪人:" 好想再带着黄犬出东门打猎啊。"

他年轻的时候,本来是个衣食无忧的仓库小吏,虽然谈不上大富大贵,但是,衣食无忧还是可以的。

但是,他却非要追求人上人,为了自己的位子,害死同窗韩非,为了保住自己的富贵,跟赵高这个小人合谋,最终自己也落得满门抄斩的下场。

范蠡那就是聪明得多,该放手时就放手。

他儿子在楚国杀人,他安排儿子低调地去托关系赎人,明知道大儿子搞不成,却依然满足大儿子的意愿,结果害死了二儿子。

范蠡怎么说的," 执念太深,往往难成大事!" 大儿子跟他一起创业,吃尽了苦头,对钱财看得太重,结果舍不得花钱,最终还得二儿子没有得救。

这就是范蠡留给世人四味解药:

1,张口说话之前,心里先问问自己:这鬼话,一定要从自己嘴里说出来吗?

2,特别想要某件东西时,先放一放,三天之后,如果还想要,再下手不迟!很多东西,买回来就成二手了。

3,春风得意的时候,低头看一看脚下是什么,小心陷阱和圈套。

4,为了钱有执念时,想一想,如果用十年寿命来换,自己愿不愿意?

人这一辈子,我们其实都是在跟人打交道。

如果对人性茫然不知,那么你的一生就会庸庸碌碌,一事无成。

做任何事情都要顺着人性来,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当你把人心摸得很透彻的时候,人生就会过得容易很多。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