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咱们老是说国内手机市场挺卷的。
但我看远销海外的三防机市场,好像一点也不轻松。
曾经,咱们对于「三防手机」的理解,还停留在猛摔摔不坏,泡水泡不烂的程度上。
但现在。
IP68、IP69K、MIL-STD-810H 认证,早就成了基本操作。
那些个主打海外的国产三防厂商,已经越来越喜欢往三防机里,塞进更多的米奇妙妙工具了。
就好比,测温仪。
投影仪。
蓝牙耳机。
又好比咱们今天要嗦的,来国产厂商 Ulefone。
刚开售没几天,自带一块 3.4 英寸副屏的——
Ulefone Armor 30 Pro
Armor 30 Pro
刚看到这手机的时候,估计大伙脑子里都会蹦出来一句话——
双瞳如小窗,佳景观历历。
不过啊,和魅族那种痔智窗不一样。
Armor 30 Pro,用的是一块 4:3 宽高比的完整副屏,不只是能显示时间、亮个二维码。
在主屏幕上的所有操作,在副屏上都能完成。
比如啊,咱们用手机自拍。
前置摄像头规格再猛,也没有用后置主摄拍,来得细节丰富面色红润。
这时候副屏的作用就来啦。
虽然屏幕不大吧,但对照着构个图,轻轻松松。
带货主播的话,简简单单卖个眉笔啊、原切牛肉啊、车厘子啊 …
也都能 Hold 住。
或者帮小姐姐拍照。
背后实时预览的屏幕,就会先五大三粗的机身一步,提前吸引到小姐姐的注意力。
要是你恰巧构图不行、角度不对。
如果有副屏的话,在你按下快门前,人家就能对你的取景指点到位。
完美避免了最后交卷的时候。
微信号没拿到,反倒是收获了俩白眼的情况。
虽然啊,就跟线下机的性能、影像旗舰的握持手感、曲面屏的贴膜难度一样。
本来机哥对三防机的影像,期待不了一点。
但 Armor 30 Pro,你别说。
不仅传感器型号没藏着掖着,而且,还都是些大伙耳熟能详的型号。
比如,主摄是豪威 OV50H。
1/1.3 英寸超大传感器和 f/1.95 大光圈,国产旗舰 T1 级别的主摄传感器。
用来自拍,只能说是轻松拿捏,这波属于是硬件之间配合到位。
此外,还有一颗 JN1 超广角,一颗 OV64B 夜视镜头。
就算没有两亿像素长焦,也能用夜视镜头当「夜神」。
甚至,Ulefone 还给到了一颗橙色物理快门键。
让财力不太雄厚的用户,也能(在心理上)体验到哈苏的拍摄快感。
那么这副屏。
除了能拍照预览之外,还能干些啥呢?
刚才,是和背面的镜头打配合。
现在,就该轮到镜头中间的那坨东西啦。
乍一看,它只是一圈平平无奇的 RGB 呼吸灯,只能在无人在意的角落,起到一个造型上的作用。
但其实,Armor 30 Pro 在这圈 RGB 灯条之下。
还藏了个巨大的扬声器。
在 28mm 直径、9cc 音腔和 4w 输出功率的加持下。
这玩意的最大音量,能直接飙到 118dB。
这样一来,再配合上能随着音乐节奏律动的光环。
诶,是不是就有感觉了!
就跟 RGB 风扇能极大幅度提升主机性能一样。
有了大喇叭和灯带的加持,在露营旅行、家中派对之类的场景。
Armor 30 Pro,都能把氛围感提升整整 114.5%。
既然喇叭和灯带,都需要背面朝上才能发挥出最大效果。
那这时候想要切歌的话,还得先把手机翻过来,调好了再扣回去。
不优雅,一点也不优雅。
但现在有了副屏,在背面切歌的操作,也会变得无比丝滑顺手。
你看,在三防机上。
这样一块看起来并没有什么 * 用的 3.4 英寸副屏,竟然能跟背面的其他硬件配合得如此完美。
该说不说,还真有点小巧思在里面的。
至于这台机子的其他配置。
就跟其他堆料三防机区别不大啦,简单过一遍参数:
6.95 英寸超大主屏;
兔兔跑分 75W 的天玑 7300X 处理器;
自带 16+512GB,最大能扩展到 32GB+2.5TB 的储存组合;
能待机 28 天多的 12800mAh 超大电池;
不多不少正好 1 斤的重量 …
甚至还有个「uSmart」扩展连接口,能用来外接自拍仪、显微镜、内窥镜 …
售价方面,目前这机子上架了海外平台,最便宜的 380 刀就能拿下,约合人民币 2762 元。
这价格,大伙觉得怎么样?
机哥感觉吧。
Armor 30 Pro,虽说是主打的「全球首款双屏三防手机」,但或许是因为已经有不少机圈的前辈,探索过背面副屏的设计。
整机价格,其实并没有为这块副屏溢价太多。
即便是抛开这锦上添花的副屏,其余配置也能达到三防机的平均水平。
但回顾机圈那些,探索 " 双屏 " 设计的先行者们。
结局往往都不太理想。
比如,咱们前面说到的魅族 Pro 7 。
啊报意思,放错图了。
应该是介个——
当时魅族大码押注的「画屏」,虽说想法足够创新,设计确实也很加分。
实际用起来。
除了自拍能看到预览个大概以外,剩下的,也就只能起到呼吸灯 Plus 的作用。
但为了画屏,其他配置没跟上时代,还涨到 2880 元起售。
导致在小米 6、一加 5 的衬托下,没过多久就全线崩盘。
第二年,也就是 2018 年年底。
vivo、努比亚,都前后脚推出过双屏设计的手机。
正面是一块全面屏,背后是一块全尺寸副屏。
看起来是不是都还蛮帅的?
只是大伙也都知道,帅不能当饭吃。
多出来的这块屏幕,大是大了不少,但真要说有啥用吧 …
其实也没有。
属于是给用户硬造需求,以及 " 屏占比>100%" 的卖点,但价格,都实打实贵不少。
此役之后,机圈就很久没有副屏设计的手机出现啦。
直到三年之后的 2021 年。
小米 11 Ultra 发布,在影像模组上,塞了个从小米手环产线上薅下来的小屏幕。
官方管这叫 " 灵眸视窗 "。
虽说副屏尺寸,比四年前的魅族还小。
但,和其他几位选手不同的是,小米 11 Ultra 卖点实在是太多了。
三大底影像、陶瓷、2K 屏 …
官方压根儿没把副屏当重点宣传,溢价也没溢到这上面来,
在发布会上,雷军也就只讲了两分钟草草了事。
所以用户嘛,也根本没把这视窗太当回事。
基本都是拿来换上友商 LOGO 整活去了。
"HUAWEI 11 Ultra" 真机
所以,就 Armor 30 Pro 的策略来看。
机哥还是 Hin 认可的。
小米 11 Ultra 做到了影像旗舰该做的事。
Armor 30 Pro,也堆足了三防机该堆的料。
副屏虽然是小卖点,但都主打一个随手送的,起到一手锦上添花的作用。
而且价格也不贵。(这是重点
有一说一,在目前机圈硬件参数卷到瓶颈的情况下。
机哥还是挺希望看到国产 Top5 厂商,在保障基础体验的前提下。
学学三防机,往手机里塞点奇奇怪怪的登西呢。
图片来自网络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