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代表蒋盛卓:
聚焦民生问题 改善人居环境
“要按期完工,不要影响群众出行。”今年年初,在灵川县定江镇供水管网建设改造现场,挖掘机、工程车往来穿梭,工人趁着晴好天气加紧施工,桂林市六届人大代表、灵川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蒋盛卓向施工方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在八里街片区排水防涝设施改造、老旧小区改造等多个项目施工现场,隔三岔五就能看到蒋盛卓的身影。
作为人大代表,蒋盛卓始终牢记“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光荣使命,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认真履行代表职责,带领县住建部门干部职工破解工作难题,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功能,改善灵川人居环境。
着眼于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蒋盛卓结合灵川县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弱项,全力推进城镇化建设。2024年8月,他牵头组织第三方对县城区域的水、交通、能源、园林绿化、环卫等五大系统开展城市体检,找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短板弱项16项,并有针对性地包装成项目,为向上争取各类资金做好准备。在此基础上,2024年灵川县争取筹集到八里街片区排水防涝设施改造、定江镇供水管网建设、老旧小区改造等多个城市基建相关项目资金超8000万元,并实现开工建设。
2024年,住建行业的一大关键词便是“保交房”。蒋盛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直面房地产领域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序推进灵川商品住房保交房攻坚战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保障了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据统计,灵川县2024年保交房任务已销号3349套,完成率91.58%,获自治区保交房资金奖励。另外,他还采取统筹协调法院、银行等部门推进问题项目风险处置,完善条件后推送纳入房地产项目“白名单”的方式,协调11个保交房项目进入“白名单”,获得银行融资贷款约7000万元,充分支持了房地产项目合理融资需求,较好地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人大代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将牢记代表身份,时刻记住为人民发声、为人民谋利。”蒋盛卓表示,将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继续聚焦群众所思所想所愿,认真履职,助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市人大代表唐莉莉:
巾帼绽芳华 履职展担当
在桂林市的发展浪潮中,有这样一位女性,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在企业经营、社会责任与人大代表履职等多方面发光发热,她就是桂林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广西徐七二食品有限公司副经理兼销售总监唐莉莉。
唐莉莉深耕实业,勇于创新。在她的带领下,公司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种植与加工产业化模式,引导全州县及周边县农户种植豆角、芥菜等蔬菜,既保障了公司优质原材料的供应,又推动了当地种植业和食品加工业的协同发展。为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她积极引入国内先进的全自动生产流水线,使公司一跃成为广西同类企业中的佼佼者,在自动化程度、设备配套及生产规模上都首屈一指。
饮水思源,唐莉莉始终将回馈社会铭记于心。在扶贫工作中,她创新采用“公司+党支部+贫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与全州县700余户帮扶户签订农产品购销合同,免费提供种苗,以订单种植、保价回收的方式,助力农户每亩增收4000元以上,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有力保障。此外,她还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近五年累计捐赠物资近30万元,用爱心传递温暖,彰显企业担当。
身为人大代表,唐莉莉深知责任重大。在桂林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她与汪丽代表共同提出《市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申报“全国干米粉之乡”称号,以保证全州干米粉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这一建议得到了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与采纳。在全州县政府的积极推动下,一系列扶持米粉产业发展的政策相继出台,“政研企”共建平台搭建完成,多个干米粉生产基地拔地而起,全面推动米粉产业朝着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信息化方向迈进。
“未来,我会带领公司员工继续做好产品,做良心企业。同时,切实履行人大代表的职责,为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唐莉莉表示,她将在企业发展、公益事业与代表履职的道路上铿锵前行,为地方发展贡献力量。
以高质量履职服务桂林高质量发展
——访全国政协委员、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民革桂林市委主委区捷
“2024年,民革桂林市委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深入践行‘四新’‘三好’要求,全面加强自身建设,认真履行参政党基本职能。”全国政协委员、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革桂林市委主委区捷介绍。
区捷说,民革桂林市委坚持把参政议政作为“一把手工程”认真谋划,聚焦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科技赋能产业发展等市委、市政府关注的重点问题,形成了《发挥优势 因地制宜 打造具有桂林特色低空经济产业链》等10条建议。深化“一平台三融合”模式,积极促进立法参与、文化交流和社会服务等方面融合发展。深耕桂林历史文化研究,与桂林市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中心合作完成《桂林抗战摩崖石刻》书籍编撰,献礼抗战胜利80周年。
上个月,区捷作为住桂林的全国政协委员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积极履职尽责,向大会提交了个人提案4件、联名提案4件,上报社情民意信息5件。其中,《关于提升国产航空轮胎自主保障能力的提案》是在去年全国政协重点提案的基础上,持续关注并深挖我市橡胶产业发展所需的国家政策支持,特别是大飞机轮胎研发应用所面临的堵点所形成。
区捷表示,2025年,民革桂林市委将聚焦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坚持凝心铸魂增进思想政治共识,将重点关注文旅焕新、科技创新、生态保护、民生福祉等领域,积极建言献策,为推动桂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发挥政协之能 服务发展之为
——访灵川县政协主席、党组书记梁志明
“2024年,灵川县政协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担当作为,积极开展协商议政活动,助力县委、县政府推进工作、改进工作、落实工作。”灵川县政协主席、党组书记梁志明说。
灵川县政协紧扣中心大局,围绕“产学研融合赋能企业发展”“拓展村集体经济”“加强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等课题,开展协商调研活动,推动县级物流配送中心全面优化升级、建成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桩216个等。聚焦医疗养老等社会热点难题,开展专题协商,助推灵川在广西第一个实现县、乡、村三级远程医疗全覆盖,并荣获全国价值案例奖;以政协合作建成的8个示范性老年活动中心带动全县老年活动中心规范化建设。
聚焦群众关切,成立10个委员民主监督小组围绕12345热线反映的问题开展监督,推动解决了116个热点难点问题。持续对县域内2家餐具消毒企业开展常态化监督,对26所学校食堂、73家餐饮店、86家网络餐饮经营户开展安全提升监督,建成了一大批放心食堂、放心饭店。
强化担当作为,严格落实提案办理“双提升”“回头看”等督办机制,促进提案建议落地见效。针对委员提出的关于创业就业的提案,县人社局组织专项招聘19场,帮助解决814人创业就业问题。组织委员参与招商引资、社会公益等活动,引进桂林瑞信医药科技公司医疗器械生产线等项目8个,累计捐款捐物300多万元,资助困难学生400多名。
梁志明表示,灵川县政协将进一步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为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桂林篇章,不断贡献灵川政协智慧和力量。
谱写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协奏曲”
——访兴安县政协主席、党组书记唐基恒
“2024年,兴安县政协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紧扣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认真履职尽责,广泛凝聚共识,主动担当作为,深入开展各项委员专项行动和‘双联双创’活动,一批协商成果转化为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和工作举措,全力谱写了一曲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协奏曲’。”回顾去年的政协工作,兴安县政协主席、党组书记唐基恒介绍说。
去年以来,兴安县政协聚焦灵渠保护提升广集众智,发挥政协联系广泛优势,助力灵渠景区顺利通过国家文旅部专家评审,成功列入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名单。聚焦重大活动广聚合力,精心筹备、成功举办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系列活动,大力宣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政协走过的75年光辉历程,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聚焦民情民意广谋良策,围绕葡萄、柑橘、米粉等产业发展,广泛开展“我为委员企业办实事”活动,为全县特色产业标准化建设和品牌升级贡献政协力量。
唐基恒表示,下一步,兴安县政协将继续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政协各项工作的主线,围绕中心大局履职尽责,坚持“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的鲜明导向,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画好最大同心圆,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兴安篇章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产教融合 科教融汇 助力桂林高质量发展
——访市政协委员、广西兴进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桂林信息科技学院董事长罗欣
“2024年,兴进集团‘稳保交付’,旗下项目共计交付2833户套高品质住宅,交付数据位列桂林市第一梯队。集团旗下桂林信息科技学院荣膺中国四星级民办大学、自治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和创新创业建设单位、自治区第二批三全育人示范院校等荣誉称号,入选中国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行列。”谈及去年企业发展情况,市政协委员、广西兴进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桂林信息科技学院董事长罗欣如数家珍。
近年来,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的发展势头迅猛。罗欣说,桂林信息科技学院提前布局,人工智能专业已于2024年招生,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已通过教育部审核并于2025年开始招生。目前,学校成立了人工智能创新研发中心,在桂林经开区成立并建设了产教融合基地。
作为科协界别的委员,罗欣还积极参与科普工作,认真履行政协委员职责。桂林信息科技学院1500平方米的科技馆目前已主体封顶,计划今年5月开放。科技馆除用于教学外,将对桂林及广西的中小学生开放。今年,罗欣还积极参与并提交了《关于推进我区大力发展低空经济的提案》《关于加快广西以智能终端引领的未来信息产业布局的建议》《关于创新城市更新模式,推动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的提案》。
罗欣介绍,接下来,桂林信息科技学院将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聚焦人工智能、无人机、机器人及大数据等新质生产力领域,重点开展人工智能及低空经济等的创新研发、产业孵化、科普培训,以实现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助力桂林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丨李仁玉
值班主任丨刘 倩
新媒体值周编委丨刘 倩